


-
期刊公众服务号
- 当前目录
- 专辑论文
- 过刊浏览
-
铜绿山矿三期工程设计与建设
摘要:
铜绿山矿是大冶有色公司的主力矿山,-365 m中段及以上所剩矿量不多,急需开拓下部中段的矿量进行补充,为此,进行了三期工程设计与建设。三期工程是二期工程的接续工程,设计规模为2500 t/d,最低生产中段为-725 m中段。三期工程的开拓系统经过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为延深现有副井、新掘盲主井的方案。
-
头道沟铁矿多矿体开采方案研究
摘要:
介绍了头道沟铁矿近地表各矿体开采现状。针对该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了矿山下部矿体的开采方案及开采顺序。根据矿体赋存特点,应用浅孔留矿法开采,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了矿山生产能力。
-
不稳固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探讨
摘要:
急倾斜不稳固中厚矿体的开采是一个世界采矿技术难题。对国内外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现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对急倾斜不稳固中厚矿体,国内外均采用竖井-斜坡道联合开拓,采矿方法以崩落法为主。对不稳固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
胡八庄金矿上盘不稳固矿体开采技术研究
摘要:
胡八庄金矿的矿体为上盘不稳固矿体,在采用无底柱浅孔留矿法时,顶板破碎易掉,片帮、冒顶时常发生,出矿损失率、二次贫化率也随之增大,给生产、安全造成很多隐患和困难。针对此种情况,提出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采矿法,该工艺大大地提高了矿石回采率、回采进度及工人工作的安全性,可在相似地质条件的矿山推广应用。
-
“第五届中国充填采矿技术与装备大会”即将在合肥召开
摘要:
为了交流和总结我国矿山充填开采与废碴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我国矿山充填与废碴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拟于2011年5月20~25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第五届中国充填采矿技术与装备大会",为保证会议的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
-
盘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在谦比西铜矿的应用
摘要:
根据赞比亚谦比西铜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并吸取过去矿山生产的经验和教训,采用机械化盘区上向分层充填法,达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矿房法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及应用
摘要: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矿山实际矿岩特性、矿体赋存条件、采矿设备性能等具体情况,通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组合,在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可大幅降低采切比和支护工程量,同时也可大幅加快采场施工进度。以保国铁矿黑山为例,介绍了分段凿岩阶段出矿房柱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
某金矿房柱法采场人工矿柱参数选取
摘要:
基于某金矿的开采现状,根据采场顶板围岩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机理,得出不同开采深度条件下的矿房宽度;利用计入开采深度影响的地压估算公式,计算出人工矿柱承受的荷载,在考虑各种因素对矿柱强度的影响的基础上,对矿柱强度进行修正,建立了矿柱宽度与安全系数的关系式,最终确定出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
-
石膏矿矿柱稳定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摘要:
通过岩石力学试验,运用Hoek-Brown准则及Roclab软件得出石膏矿岩体的力学参数。基于矿柱上的荷载、矿柱中的应力分布和矿柱自身强度的计算方法,得出某石膏矿山条形矿柱的安全系数为1.5~2.0。根据Bieniawski的面积承载理论和强度计算公式,采用反分析法对矿柱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开采深度为130 m时推荐的采场结构参数为:条形矿柱宽度≥6 m,矿房跨度≤10 m,矿房高度≤10 m。整个分析过程简单可靠,可以为石膏矿矿柱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
山西省将建7座紧急避险示范矿
摘要:
2011年,山西省将加快推进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力争今年6月底前将潞安常村、同煤塔山等7座煤矿建设为全省紧急避险系统先行示范矿。山西省将在年底所有生产矿井完成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五大系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年底前五大集团公司所属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中,要
-
气举反循环钻探工艺应用于钻孔水力采矿的研究
摘要:
气举反循环钻探工艺水力采矿系统是气举反循环钻探工艺与钻孔水力采矿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钻孔水力采矿系统。气举反循环钻探工艺可以作为输运手段,将饱含矿物质的溶液或浆液从3500 m以深的孔底提升至地表。该采矿系统可应用于原地浸出采矿、采砂等。
-
不同布置形式的矿柱受拉破坏研究
摘要:
矿柱的安全性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所以矿柱安全性的研究对地下矿山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银矿的现场实际情况,在采场同一个位置按3种不同形式留设的矿柱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以岩石拉破坏理论为基础,对矿柱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采场垂直矿体走向设置矿柱时,矿柱所受的拉应力最小,其安全性最好。
-
综放工作面旋转处围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根据试验工作面工程地质与生产技术条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旋转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围岩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煤层应力的分布规律,为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过特殊地质构造时回采巷道合理支护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关键任务识别方法的探讨
摘要:
首先简述了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的生产工艺,随后介绍了3种可用于关键任务识别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选出合适的识别方法,并明确关键任务确定的标准。结合北京首云铁矿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在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前期和中后期对整个矿山进行定量评价,最终确定了该矿山的关键任务。
-
某住宅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
摘要:
根据某住宅区高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在确定影响边坡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圆弧滑动法对土质边坡和较大规模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评价,提出了边坡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
-
二连盆地赛汉高毕地区砂岩型铀矿赋存状态研究
摘要:
二连盆地赛汉高毕地区是新近突破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区域,详细研究该矿区矿体中铀矿物的赋存状态,对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选冶具有重要意义。赛汉高毕地区含矿层位为早白垩世赛汉组,赋矿岩石为灰色粉砂-细砂岩、灰色中-细砂岩、黄色中-细砂岩。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含矿砂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菱钙铀矿。铀矿化与黄铁矿、钛铁矿、石英、长石、有机质等密切共生。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专家系统初探
摘要:
各级矿山企业正在逐步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但部分矿山对安全标准化工作只是出于应付检查,考评过程过于形式化,没有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致使矿山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安全标准化工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根据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指出了考评过程存在的问题,对专家系统应用于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进行了探讨。
-
淮北矿业双龙公司串联通风解决方案
摘要:
煤矿生产中,进风大巷或采区内为构成新的通风系统掘进其他巷道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回风串联采煤工作面或采区的问题。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后,可以将在主要进风巷道内拨门的工作面的回风引向采区回风巷,从而解决串联通风的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方案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安全效果良好。
-
钻孔通风技术及其在长距离掘进巷道中的应用
摘要:
钻孔通风技术适用于通风困难的长距离掘进巷道,其特点是能够从其它水平或地表通过垂直钻孔为施工巷道实施通风,可大大缩短通风路径,增大掘进作业面的风量,改善通风效果。介绍钻孔通风技术在金川各矿区长距离巷道施工中的应用。
-
凌钢集团保国铁矿通风系统检测与优化
摘要:
介绍了保国铁矿的生产现状,对该矿井现有通风系统及井下主要作业环境进行了系统检测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通风管理、优化通风系统设计、对局部作业环境较差的场所进行整改的建议,以切实保证矿工的安全与身心健康。
-
主焦煤矿顶板高位钻孔抽放瓦斯技术实践
摘要:
介绍主焦煤矿21141回采工作面采用顶板高位钻孔进行瓦斯抽放的方法,阐述抽放原理及抽放工艺。实施该技术后,有效抑制了瓦斯向上隅角和回风巷的大量涌出,达到最佳抽放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
微震监测信号辨识方法研究
摘要:
地下作业环境中产生噪声的震源很多,包括人工噪声、爆破和机械设备噪声等。采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地压监测时,对各种震源的辨识是一个工作量大和复杂的分析过程。总结了矿山地下作业环境中的各种震源,提出了对各种震源的经验和理论辨识方法。在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对地下矿山爆破、机械作业设备、人员作业、岩体破裂等产生的震源信号进行了波形分析、辨识,给出了各种震源波形的基本特点。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对于现场岩体破裂微震信号的提取和分析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某小型露天采石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摘要:
根据多年来对某小型露天采石场所进行的安全评价,全面识别和分析了该露天采石场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该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
四会石膏矿矿区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
摘要:
广东四会石膏矿地下矿山开采后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表沉陷、地表水污染、废弃矿渣地表堆放污染环境等。该矿采取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对遭到破坏的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了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和谐发展。
-
冬瓜山铜矿床水患治理浅析
摘要:
简介了冬瓜山铜矿床开拓过程中发生的突水事故及处理方案。从水文地质条件上分析了突水事故的原因,并对该矿床的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
凡口矿选厂废水回用的试验评估
摘要:
介绍了凡口矿选厂废水回用于铅锌浮选的试验评估方法,以及得到的对比试验结果。指出了各种选矿废水回用对铅锌浮选的大致影响,从而可以基本定性的确定何种选矿废水可回用于铅锌浮选,何种选矿废水回用对铅锌浮选影响较大。
-
树脂锚杆支护在沙坝土矿的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开磷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围岩表现出的高应力软岩特征越来越明显。通过对深井高应力软岩岩石变形特征和机理的研究,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采用现场试验检验的方法,成功实现了用树脂锚杆取代管缝式锚杆的支护问题。结果表明,树脂锚杆支护方式运用于开磷矿山井巷工程,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得到大大加强,对于维护安全生产,提高巷道服务年限和服务质量,解决一段时期以来困扰工程施工及维护的难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沙坝土矿段为试点,结合开拓工程所处红页岩的岩性,综合考虑树脂锚杆的支护原理,通过试验论证和现场检验测试的方法,寻求可行的深井支护方法并加以推广应用。
-
云南“十二五”期间投120亿找矿
摘要:
近期召开的云南省地质找矿工作会议透露,"十二五"期间,全省计划投入120亿元,力争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按照云南省找矿行动计划总体工作部署,2011~2015年,地质找矿项目将紧紧围绕国家急需、云南优势的铜、铁、铝、铅锌、金、银、钨、锡、煤、磷等矿种展开;以重要矿集区、老矿山外围及深部为重点区域,在14个重点勘查区带、64个整装
-
E141A恒减速液压站在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的应用
摘要:
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的液压站原来为TE102型,现已改用E141A恒减速液压站。介绍了该液压站的功能与特点,及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的具体要求。该液压站的应用保障了提升机的安全运行。
-
新疆深部找矿获最大铅锌矿
摘要:
新疆成矿条件优越,预测资源量大,勘查深度不足,探明资源量少┐罂蟠补婺#映た笊椒衲晗蓿岣咦试?保障能力,自治区深部找矿工作从2009年起启动,计划在4年内累计投资2亿元,选择"两带一区、十个矿床",主要围绕铁、铜镍、铅锌、金等新疆优势矿产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在已知矿床深部500~1500 m处开展找矿勘查工作。
-
基于无线网络的选矿水计量系统的开发
摘要:
以Modbus作为通信协议,以无线网络作为通信介质,设计了1个选矿水计量系统。选取STC12C5410AD单片机和KYL-320L无线数传模块构成无线终端,用于现场数据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采用组态王软件来开发主监控机的生产监控和生产管理程序,设计了水动态监控界面、生产数据库和生产报表。采用无线网络解决了有线通信带来的布线困难、操作不灵活和户外雷击等问题。
-
预裂爆破技术在高边坡路堑开挖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中云台山路堑开挖工程位于蓑衣山和推磨顶山之间的鞍部,路堑边坡高度达184m。为了确保该高边坡坡面稳定、减少工程成本,采用了预裂爆破技术。介绍了该工程预裂爆破参数的设计和安全防范措施。
-
集束状深孔爆破技术在铜坑矿的推广与应用
摘要:
铜坑矿大规模开采细脉带、91#矿体、92#矿体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盘区矿柱、间柱。为安全、高效回收这些矿石资源,采用了集束状孔爆破技术,实现了高分层水平大量连续落矿及整体区域崩落采矿。该爆破技术在铜坑矿采空区治理、阶段大量连续开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三道庄矿爆破参数的优化研究
摘要:
根据三道庄露天矿的实际,以穿孔爆破铲装综合采矿成本最低为原则,以石英角岩为例,通过优化实验,对原有深孔微差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爆破优化后延米炮孔爆岩量显著增加,炸药单耗明显降低,降低了采矿综合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福建天宝钼尾矿再选有突破
摘要:
2010年,古田天宝矿业公司自行研究设计成功尾矿再磨选别工艺,尾矿选矿回收率达到40%以上,填补了我国钼尾矿再回收处理利用技术空白。古田县通过提升加工企业生产规模,通过技改、自主创新等方式,提升钼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引进企业发展钼系列产业链前伸后延、开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等方式,促进了钼尾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发。
-
基于瞬时输入能量的爆破震动安全标准分析
摘要:
现行的爆破震动安全标准没有将速度与频率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HHT方法计算出爆破震动信号的最大瞬时输入能量,并且把现行的爆破震动安全标准引入瞬时输入能量,加以分析和改进。对某一实测的爆破震动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将其最大瞬时输入能量与安全标准的瞬时输入能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
大冶有色铜山口矿尾矿库利用率有望提高100万m~3
摘要:
大冶有色铜山口矿尾矿库利用率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将有效提高该矿现有尾矿库的库容利用率,并有望增加有效库容达100万m3。据了解,该矿尾矿库改造设计方案主要是在靠水域侧的库中采用大型袋装尾砂筑子坝,并与周边坝体构筑成一个大的尾矿池,相当于采用"池填法"在东侧干滩上放矿,从而提高库容利用率。按照该矿
-
井下长距离工程测量精度分析及改进措施
摘要:
分析凡口矿井下-500 m中段东矿带的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对可能施工的贯通工程进行了误差预计,并提出必须加测陀螺定向边以提高测量精度。
-
空区和急倾斜巷道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摘要:
介绍了焦家金矿望儿山分矿利用手持激光测距仪配合电子经纬仪测量空区和天井的方法,解决了危险空区及天井(+40°~+90°)测量问题。
-
某铅锌矿适宜选锌捕收剂的试验研究
摘要:
对某铅锌矿石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选锌捕收剂对比试验,寻找到最佳的捕收剂类型及配比为先乙硫氮+丁黄药(2∶1)、后310复合黄药+丁黄药(1∶1),该药剂制度可提高锌精矿品位和锌回收率,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
大连马栏地区地热井施工工艺
摘要:
大连马栏地区地层条件复杂,在地热井施工过程中,出现钻井轨迹变化较大、钻具上提困难、孔漏等现象,通过采取塔式钻具防斜、在泥浆中加入润滑剂,解决了钻具上提的困难,采用锯沫泥浆静止堵漏方法解决孔漏的问题。

主管单位: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总编:褚洪涛
主编:尹彦波
电话:0731-88670962;
邮箱:ckjs@263.net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3-1347/TD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2900
刊期: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