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1-3.
摘要:胶结充填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大幅度降低了极厚矿体矿柱回采的贫化率、损失率,可成功控制地下开采的地压活动,有效防止矿山地表岩层移动,对"三下"采矿和优先开采深部或下盘富矿,缓减深井开采岩爆威胁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概述了我国矿山充填工艺在高浓度充填、全尾砂胶结充填、膏体充填等方面的主要创新成就,并从膏体充填料浆流变性能的研究以及膏体充填技术的推广应用、深井充填剩余压头的处理、充填环管试验的计算机仿真、全尾矿脱水技术和装置的优化、降低充填成本、将膏体充填技术推广到尾矿干堆等6个方面提出了仍面临的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我国充填技术的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1(3):4-8,18.
摘要:目前,对超细尾矿的处置方式多为地表低浓度排放和井下回填,但两者都因为处置浓度过低而存在许多问题。地表膏体排放和井下膏体充填技术是尾矿处置的2个发展方向,叙述了膏体处置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及其技术特点,介绍了膏体处置在尾矿脱水浓密、搅拌制备与管道输送等关键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会泽铅锌矿和乌山铜钼矿的膏体处置技术做了介绍。最后分析了超细全尾膏体处置技术在中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膏体处置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2011(3):9-11.
摘要:削壁充填采矿法是目前极薄矿脉矿山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分别论述削壁充填采矿法中的长臂式削壁充填法、倾斜分层削壁充填法、上向削壁充填法、扇形上向削壁充填法、机械化削壁充填法等在极薄矿脉矿山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指出应大力提高矿山机械化水平,以增强生产能力。
2011(3):9-9.
摘要:国际充填采矿界的盛会,主题为"充填采矿的实践与创新"的"第10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于2011年3月21日至25日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英国、德国、波兰、俄罗斯、赞比亚、芬兰、印度、南非等主要采矿国家的约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11(3):12-14,37.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矿产资源开发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国家环保要求,创新采矿技术成为解决可持续采矿、生态环境及潜在灾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矿山充填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安全、可持续开采的主要驱动力。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金属矿山充填工艺技术、充填材料应用及充填装备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展望了矿山充填技术及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1(3):15-18.
摘要:概述了国内外矿山充填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阐述了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在露天矿山转地下充填法开采、河流下矿床充填法开采、水平厚大矿体充填法开采等方面的充填机理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矿山充填机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2011(3):19-21.
摘要:在环保和资源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战略背景下,胶结充填采矿法以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充填采矿的主流,但胶结充填费用约占采矿成本的25%~40%,在满足充填体强度的同时,要降低胶结充填成本,寻找适合矿山的充填材料无疑是最佳途径。煎茶岭镍矿利用矿区周边丰富的粉煤灰和冶炼炉渣部分替代充填料,不仅解决了粗骨料粒径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还大幅度地降低了充填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类似矿山在胶结充填采矿中降低成本和物料选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11(3):22-23.
摘要:郑家坡铁矿采用全尾砂结构流胶结充填工艺,充填站溢流水影响矿山采空区充填量及其处理成本。经过优化,溢流水自流至浓密池旁的泵站进料池,可选择进入浓密池或临时尾矿库的灵活方式,既降低了整体溢流浓度,又提高了实际全尾砂充比,实现节能减排,为矿山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3):24-30.
摘要:分析了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目前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包括膏体充填采煤技术、矸石充填采煤技术、高水材料充填采煤技术、部分充填采煤技术。在分析充填采煤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应着重解决充填采煤能力不足问题,即通过合理充填工艺模式的改进提高充填效率和充填能力。同时应深入研究充填采煤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陷规律,为充填采煤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011(3):31-33,47.
摘要:概述了安庆铜矿高阶段采场大直径深孔回采工艺技术,对其采准工程、凿岩爆破、出矿及充填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论述,并围绕该厚大型矿体高阶段采场回采进行了地压控制,采用锚索支护,保证采场稳定性,实现顺利回采。
2011(3):38-39.
摘要:根据丰山铜矿南缘-187.5~-175 m分段-15线至+15线矿块的安全现状,首次采用分隔顶板暴露面积的分段空场法,详细介绍了其采准、切割、回采工作方案。实践证明,该段顺利回收矿量23504 t,回收率达到58%,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2011(3):40-43.
摘要:根据河台金矿高村矿床深部矿体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对深部矿体开拓方案、通风系统进行了多方案比较选择,提出了下盘盲竖井开拓和新建东回风井与现有竖井构成对角式通风系统。且为了解决深部开采产生的地压问题,建议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和高水固结尾砂充填采矿方法取代浅孔留矿法,为下一步开采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2011(3):44-45,69.
摘要:运用MATLAB软件对切削力时间序列反演计算,研究分析了破岩过程的混沌动力学系统和行为。其结果表明,在切削破岩中,关联维数可以识别不同冲击能下切削破碎岩相对应的破碎强度奇怪吸引子,为冲击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新的判别依据。
2011(3):46-47.
摘要:通过对松软岩层中光爆锚喷支护作用机理的分析,提出采用光爆锚喷支护技术对软岩巷道进行支护,控制了巷道的变形和底膨,解决了巷道支护的难题。
2011(3):48-49.
摘要:受地质条件影响,白坪煤业公司11151工作面提前停采。为了满足无极绳绞车的运行、支架及正常生产中的物料运输,设计"S"型巷道连接方式,并利用CAD制图模拟法确定了巷道的断面尺寸,应用效果明显。
2011(3):49-49.
摘要:根据国家对钨、锡、锑、钼、稀土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会同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确定并下发了2011年稀有金属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生产指标,其中钨精矿(折WO365%)为8.7万t、锡精矿(折金属)为7.3万t、锑精矿(折金
2011(3):50-52.
摘要:应用FLAC-3D对工作面前方的移动支承压力对断层活化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断层上盘回采过程中,随工作面推进,断层周围的垂直应力和剪应力发生剧烈变化,在距离断层带45m时,断层已完全活化;支承压力对断层上下盘岩体位移量也产生显著影响,且断层上盘的应力和位移变化量明显大于断层下盘应力和位移的变化量。
2011(3):52-52.
摘要:日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邢台庆华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含硫铁尾矿多元素精细分离综合利用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此技术针对含硫及多种有价金属的铁尾矿,采用选、冶联合流程,获得高品质铁精粉,并实现多种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2011(3):53-54,105.
摘要:对立式钢筋砼砂仓的设计过程进行论述,并归纳分析出立式钢筋砼砂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渗漏的原因。针对找出的渗漏原因,提出在了在设计和施工环节中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2011(3):55-57.
摘要:矿山开采时,在采空区中所预留的矿柱内部最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产生显著的应变能积累,从而导致突然失稳破坏,产生严重的冲击矿压(矿震),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重点关注了矿柱(无论竖直还是水平)的稳定性,认为压机-岩样加载系统这一力学模型比较适合描写矿柱的失稳行为,并用之解释了国内典型矿山中矿柱系统失稳破坏的灾变特征。
2011(3):58-59,95.
摘要:对北铭河铁矿生产巷道地压显现部位进行详细的调查,结合该矿特有的地质情况与岩石分级情况,确定合适的爆破参数与炮孔布置,提出了合适的支护方法,达到了有效控制生产巷道地压活动的效果。
2011(3):60-63,86.
摘要:针对南泥湖钼矿露天坑底存在的大量复杂采空区,采用先进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典型采空区顶板、底板及帮壁中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状况与规律,对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计算,以最大限度地了解井下采空区对露天开采的影响与危害,确保露天开采及空区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2011(3):64-65,114.
摘要:以湖北灵乡垴窖铁矿为例,利用大型通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该铁矿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谱分析模块模拟了矿震对采空区、顶底板和矿柱等的影响,进行动力学分析,求解出最大、最小主应力,应变能、位移等,根据模拟结果判断出矿震发生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对局部空区、围岩和矿柱进行加固,避免矿震灾难。
2011(3):66-69.
摘要:介绍了国内矿山采空区现状及采空区治理方法,对地下转露天生产的矿山提出了全新的露天开采与空区处理一体化技术,论述了其空区探测、空场处理、深孔控制爆破、安全防范等关键技术,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洛钼集团三道庄露天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露天开采与空区处理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地下转露天矿山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2011(3):70-72.
摘要:针对安家岭矿北帮滑坡区深部边坡现状,开展工程地质调查,建立了相应地质模型,针对3个代表性剖面开展了现状边坡和设计边坡的稳定计算,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变形破坏防治措施和建议,为现场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2011(3):73-76,111.
摘要:受岩体结构类型和岩体特性的复杂性影响,反倾层状岩体地基破坏模式多样。而地基临界失稳状态时坡顶面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就是所要求解的极限承载力。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改进的Goodman-Bray法为理论基础,推导了倾倒破坏模式下的反倾层状岩体地基坡顶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2011(3):77-79,99.
摘要:为了研究鹤煤六矿二1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找出影响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在瓦斯含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基岩厚度(埋藏深度)和煤层顶板30m内砂岩比是影响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煤层厚度,煤质(水分)、煤的变质程度(挥发分)对瓦斯含量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于鹤煤六矿准确确定煤层瓦斯含量、预防各种瓦斯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2011(3):80-82.
摘要:目前煤炭资源的开采与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贵州省某小型煤矿为例,总结其环境治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矿山应对土地资源、粉尘、水污染和塌陷区采取的措施,对贵州省小型煤矿环境综合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2011(3):83-86.
摘要:通过对富湾银矿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选取了适合该矿区的14个指标作为本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因子,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物元分析法对本区地下水质量分别进行了单方面的评价,最后结合这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综合评定该矿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级别,证明该区地下水污染严重,并有恶化的趋势。
2011(3):87-89,134.
摘要:通过现场调查及室内分析,对桂林市东区54个农村的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污染以硝酸盐为主并且污染程度较高,其中33%的区域地下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10mg/L),70%的区域达到我国地下水水质指标(≤20mg/L)。同时分析了其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相应措施及建议,对桂林市东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体系的建立具有积极意义。
2011(3):90-92,101.
摘要:以先导式比例溢流阀作为压力控制元件,压力传感器作为压力反馈系统,构成了喷嘴入口压力闭环控制系统。为实现对压力的精确控制,提出了将模糊控制理论与PID控制结合起来构成模糊PID控制器的方法。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该控制器PID参数进行整定,增强了PID控制器的调节控制能力。并在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进行论证。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2011(3):93-95.
摘要:借助Dimine软件建立了冬瓜山铜矿钻孔数据库,进行了样品组合,对原始样品和组合样进行了统计分析。构建了矿区地表、岩层和矿体三维模型,利用实体模型约束建立了品位块体模型,采用普通克立格法对矿体铜元素品位进行估值,对块体模型铜品位进行了统计,并按品位对冬瓜山铜矿矿床储量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表明,Dimine软件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矿山的采矿设计以及储量资源的管理中。
2011(3):96-99.
摘要:利用FLAC3D对大直径深孔爆破损伤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其在不同装药高度条件下,深孔爆破对岩石损伤作用规律及发展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得出不同爆破条件下岩石的损伤范围随爆破药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随时间变化明显,且通过对爆破药量与损伤半径进行回归拟合得出一可靠经验公式,用以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
2011(3):99-99.
摘要:2011年3月28日,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黄金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中国黄金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孙兆学出席并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1(3):100-101.
摘要:随着中段的延伸,黄沙矿区岩性逐渐由变质岩变为花岗岩,原爆破参数不再适用。通过花岗岩中深孔爆破试验,对参数进行优化,减少了损失、贫化率,且节约了大量成本,回采花岗岩矿量约25万t,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1(3):102-105.
摘要:鉴于武山铜矿现有天溜井施工现状,决定采用一次爆破成形技术研究。首先确定天溜井一次爆破掏槽方案及分段高度,然后对天溜井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并形成炮孔布置参数图及炮孔装药量参数表,完成对天溜井施工的设计部分;采用ANAYS静力分析方案,建立ANSYS简化模型,分析得出,该设计能够一次性爆破成型天溜井,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011(3):106-108.
摘要:简述了定向爆破筑坝在大石板沟尾矿库的成功实践,采取了准确定向抛掷、防止导硐冲炮、减少爆破振动、控制爆堆形状、降低炸药单耗、节省工程成本等一系列科学、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为其它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
2011(3):109-111.
摘要:针对某路堑开挖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爆破技术,控制最小抵抗线的大小与方向,同时在爆破部位采用封闭柔性防护、沿山体双层排架分层防护、建筑物附近排架防护、边坡脚堆石坝等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了施工的安全。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合理、实用、有效,以供同类工程借鉴。
2011(3):112-114.
摘要:针对位于交通要道上方渡槽爆破拆除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引入精细爆破的理念,通过现场试爆,采取了定量化的爆破设计和精心的爆破施工,大大减少了爆破防护工作量,对起爆网路的可靠性、炸药爆炸能量释放与介质破碎、抛掷等过程进行精密控制,爆破效果良好。
2011(3):115-116.
摘要:介绍了某矿电厂60 m砖结构烟囱定向爆破拆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根据烟囱结构将北检修门及爆破预拆除部分作为定位窗,对南检修门用砖混材料封堵提高承重能力,清除倾倒方向部分内衬以提高倾倒方向准确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2011(3):117-118,129.
摘要:详细介绍了田东水泥厂生料库抢险定向爆破拆除实例,结合该生料库爆破环境较复杂、控制定向倒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研究设计了爆破方案、爆破参数、安全防护措施,爆破效果较好,为类似爆破拆除工程提供了参考。
2011(3):119-120.
摘要: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和室内工作,对甘肃北山某金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阐述,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为下一步矿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2011(3):121-123,126.
摘要: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标本的磁参数测定结果,对石河王铁矿区1∶5000高精度磁测的磁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圈定了石河王和郭家楼2条磁异常带,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矿体的埋深和产状,进一步分析了圈定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经钻探验证,测量及计算结果与矿体吻合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011(3):124-126.
摘要:详细介绍了焦家金矿望儿山分矿1#井、2#井测量控制系统建立的过程和步骤,通过地表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建立了井下控制测量系统,并推广使用了激光测距仪导入高程。使用尼龙棒锚钩代替钢锚钩,解决了井下水腐蚀钢锚钩、破坏控制点的难题。
2011(3):127-129.
摘要: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过程中,由于落矿过程中岩石的提前混入,导致单排炮出矿量的减少。结合镜铁山矿的实际生产实践,总结编制了《配矿作业指导书》,在整个出矿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进行指导配矿,稳定了采出矿的矿石质量,提高了矿石回采率,降低矿山生产过程中的掘采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2011(3):130-131.
摘要:开磷集团空场法采矿存在地质灾害严重、矿石回收率低,磷化工业废弃物(磷石膏)大量增加等弊端,针对该问题,大力实施循环经济,采用充填法采矿与废料制砖。充填法采矿系统年消耗磷石膏废渣200万t、掘进废石100万t,且矿石回收率提高11.3个百分点,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2 a;同时矿渣砖生产线年消耗井下掘进废石红页岩15万t,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3):131-131.
摘要:"2015年,20万吨以上企业的铜、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90%、95%,3至5家有色金属企业进入世界500强,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对尚未正式出台的有色"十二五"规划,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长康义对《经济参考报》做出了权威透露。
2011(3):132-134.
摘要:通过对矿山铜金属回收率理论与实际偏差分析,影响不平衡因素主要为矿石量计算、回收率准确性及产品流失影响,并指出解决的措施,最终误差率为2.04%,每月直接经济效益为18.318万元,矿山金属平衡达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