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1-2.
摘要:因矿体形态复杂多变,在下向进路充填采矿中有时需调整进路长度与高度,不可避免使用无砼假顶低进路以回收边角矿体,分析了无砼假顶低进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爆破、木棚支护和横巷假顶等技术,解决了高进路转低进路时的安全、效率问题.
2008(3):3-4.
摘要:"无废石"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意义在于它避开了末端治理,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滞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污染控制模式,实现"无废石"生产,是现代矿山企业的发展取向.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曙光金铜矿是吉林省首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矿山企业.系统描述了小西南岔北山矿段"无废石"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和采取的技术经济措施.
2008(3):5-8.
摘要:根据现阶段92#矿体底部结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并指出了其存在的贫损控制失调、安全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大量的作图计算及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的优化方案.创新性地提出并运用"切割比"概念对底部结构稳定性进行控制,较好地平衡了底部结构设计中的经济、安全矛盾,对底部工程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8(3):8-10.
摘要:总结了大雁矿业集团综采低位放顶煤的实践和探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依靠科技进步,根据自身条件,采用先进适宜的大倾角综采低位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的综放生产工艺开采,实现了安全生产,取得了最高日产原煤6900 t且安全无事故的较好技术经济效果.
2008(3):10-11.
摘要:简述了拉拉铜矿露天矿山南部边坡地质状况,对该矿南部滑坡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造成滑坡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
2008(3):12-13.
摘要:采用简布法和不平衡推力法两种极限平衡方法进行了边坡稳定性计算,对某露天矿采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边坡防护方案.
2008(3):13-14.
摘要:磷石膏堆放对环境产生极严重的污染,为了将其应用于充填采矿,对磷石膏和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试,探讨了磷石膏作充填料的可行性.对磷石膏的胶结体强度进行了系列试验,确定了开磷集团用砂坝矿公路下矿体安全开采的充填配比.
2008(3):15-18.
摘要:三鑫公司通过应用新型尾砂胶结材料,充填体质量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和自立高度能够满足采矿方法的要求.采用类比法、模型法等充填体强度计算方法计算了充填体保持稳定的强度.通过矿房胶结充填体的稳定性分析为二步矿柱回采方案和结构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生产中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考虑设计合理的一步骤矿房回采充填体强度,降低了充填成本.
2008(3):18-19.
摘要:阐述了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采选厂采场存在的充填能力不够,充填欠账等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干式充填系统设计,实现了废渣不出坑,从而合理利用了井下资源,减轻了矿山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为矿山实现零排放作出了贡献.
2008(3):20-21.
摘要:如何解决煤矿因开采地下煤层而造成的覆岩冒落、地面沉陷是一个减轻煤矿负担、保护环境的重要课题.开滦集团公司在建筑物下特厚煤层开采中,采用地面钻孔对覆岩离层缝隙灌注粉煤灰浆,取得减少地面沉陷,实现了高产高效安全开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效果.
2008(3):23.
摘要:2008年3月26日,承德市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花园式矿山标准,该标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批准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并得以严格执行。二是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同类矿山平均水平;尾矿、废渣、废石等得到二次开发利用,废弃物排放量减少30%以上,矿业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明显降低。三是办公区及采选厂周围空闲地绿化率100%;竖井(塔)架、尾矿库、废渣堆等矿业工程得以综合整治。四是因矿业活动破坏的地貌景观、
2008(3):24-25.
摘要:简要介绍了会理锌矿有限公司下属天宝山矿井下采场电耙道支护方式的现状,以及钢筋混凝土支护和喷锚网支护在矿山采场电耙道支护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这两种支护型式各自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大胆提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探索方案.
2008(3):26-28.
摘要:目前正在设计或建设的河南洛阳栾川的多个新建或扩建的选厂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生的尾矿量越来越多,采用尾矿上游法堆坝的尾矿上升速率越来越快,上升速率甚至达到20 m/a,根据工程实践对尾矿上游法高速率堆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放矿、堆坝改进措施和排渗系统设置方案,为高速率堆坝提供了基础技术.
2008(3):28-30.
摘要:岩石流变性是岩石重要力学特性之一.利用Instron-1342伺服刚性材料试验机,采用单体分级加载对混合花岗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获得了混合花岗岩的蠕变曲线,并对其力学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混合花岗岩的长期强度.采用伯格斯模型描述了混合花岗岩的弹性性质,并确定相应的流变力学参数.
2008(3):31-33.
摘要:简要地阐述了某高速公路滑坡的基本特征、成因机制.根据现场调查、勘探及试验成果,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及评价.根据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提出了该滑坡的相应防治措施.
2008(3):33-36.
摘要:隧道火灾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严重破坏衬砌,及时对衬砌结构的损伤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现实意义.首先,基于可拓学的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构建隧道火灾后衬砌损伤等级评价的经典物元和节域物元,建立了损伤衬砌的物元模型.其次,应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权重,避免了实际工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后利用建立的物元模型,选取残余抗压强度系数、衬砌截面的烧伤率、衬砌截面的完好率作为衬砌损伤评价的因子,对8个典型工况下的损伤衬砌进行了可拓性综合评价,得到了各工况下的衬砌损伤等级及损伤等级的变量特征值,从变量特征值中可以看出偏向另一类的程度.与其它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实际衬砌损伤的等级,证明可拓学理论应用于火灾荷载作用下的衬砌损伤评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8(3):36.
摘要:在“全国职工节能减排活动月”中,中华全国总工会从层层评选,全国各地所推荐的一大批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有关节能减排的合理化建议中,于2008年4月19日向社会公布了其中的1000项优秀合理化建议,具体项目可查询中华全国总工会官方网站(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5/file.jsp?cid=222&aid:73237)。
2008(3):37-39.
摘要:隧道的结构受力分析难点在于无法明确知道结构的受力大小和作用形式,利用通用软件ANSYS作为分析工具,采用荷载结构法分析浅埋明挖隧道各部位的受力特点,以使明洞配筋和截面达到结构使用要求,完善了隧道的结构设计.
2008(3):39.
摘要:在快速发展中,中国铝业公司始终把持之以恒地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结合主体业务发展的特点,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连续两年向社会公众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了勇做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先锋的口号。
2008(3):40-41.
摘要:螺杆桩复合地基是一种建立在新型螺杆桩基础上的高强度复合地基,通过对螺杆桩、螺杆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能分析,论述了螺杆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
2008(3):41-43.
摘要:在建的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过牛角冲互通立交桥段具有复杂环境条件下城市隧道工程的特点,针对隧道线路方向和互通立交桥斜交以及立交桥采用扩大基础的工程特点,运用FLAC3D建立了合理有效的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施工对牛角冲互通立体交叉线路工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可通过分段建立力学模型来模拟隧道与立交桥斜交关系;在Ⅴ级围岩中,扩大基础附近施工隧道的影响范围约为1倍洞径;按照双侧壁导坑施工,浏阳河隧道近接立交桥施工时对长永高速公路路面和桥基的影响均超过了控制标准,应采取额外的预加固措施.
2008(3):44-46.
摘要:介绍了佛山中远大厦根据施工现场的不同地质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基坑支护技术的成功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2008(3):46-48.
摘要:结合潘北矿风井井筒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不同冻结土层采用不同掘进方法是提高施工速度的有效方法.井筒支护的绑扎钢筋、立模、浇注混凝土、脱模等环节必须加强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2008(3):49-50.
摘要:采用ANSYS软件对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行了线性静力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各工况下坝体和基础,特别是坝踵、坝址的变形、应力规律,及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工作状况.
2008(3):51.
摘要:以华光潭一级电站发电引水隧洞某段塌方处理为例,介绍隧洞塌方处理的措施.
2008(3):52-54.
摘要:针对长及特长隧道双向施工中预留岩柱及开挖后未进行及时支护的合理长度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不同预留岩柱长度和不同未支护长度下隧道双向施工的数值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围岩的竖向位移、最小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从而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围岩条件下,合理的预留未开挖长度应大于20 m,合理的未支护长度应小于6 m.
2008(3):55-58.
摘要:通过列举一部分地下采空引发山坡失稳的典型事例,总结其相似之处,提出了山坡失稳的类型、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以及防治措施.
2008(3):58-60.
摘要:简要介绍了金属矿山地压控制技术的研究内容,综述了国内外地压控制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了我国金属矿山地压控制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2008(3):61-63.
摘要:三道庄露天矿地下存在大量多层错综复杂的采空区,严重威胁露天采矿的安全.自1998年以来,在露天采矿的同时遵循边探测边处理空区的原则,共进行了107次空区处理,探索出了多层分次处理和多层一次处理等一系列的露天中深孔爆破处理采空区的方法.系统论述了下层空区顶板与上层空区底板之间隔层厚度小于最小安全厚度时的多层空区一次处理方法的典型实例,为类似空区的处理提供了成功范例.
2008(3):63-66.
摘要:介绍了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道庄矿区多层复合空区的赋存形态、空区处理方案选择以及采用地表深孔切割崩落法一次爆破同时处理多层空区时的工程实践;地表深孔切割崩落法处理的孔位布置、施工、装药、爆破及施工安全管理等,对国内同类型矿山资源的安全、合理开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08(3):66-67.
摘要:针对宝日希勒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出现的不稳定现象,采用ANSYS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排土场地表呈现出以垂直位移为主的沉降变形,基底内部各点有相应挤出的位移趋势.所作出的客观评价,为露天矿下一步工作方案、边坡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
2008(3):68-70.
摘要:根据涡北煤矿现场实际观测数据,研究总结了近距离煤层联合综放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活动规律,确定了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 ,为近距离煤层联合综放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8(3):70-71.
摘要:根据会理锌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矛盾,总结分析了会锌公司安全工作的现状和职工思想动态,从思想认识上提出了建设企业和谐文化、创建安全标准化矿山的几点措施.
2008(3):72-74.
摘要:简要概述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建设新型生态矿山的工艺技术、具体措施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冬瓜山铜矿采用高浓度全尾砂嗣后充填采矿法和全尾砂充填处理既往特大采空区的无废开采工艺技术.通过矿山水、尾矿和废石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尾矿库和矿山环境的保护、生态的修复,新工艺新技术在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的成功应用经验,提出了建设新型生态矿山的模式,对新时期新模式办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8(3):75-77.
摘要:文峰稀土矿区位于寻乌县城东南部12 km处,属珠江水系东江流域寻乌河中游,矿区面积81.66 km2.该矿区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山塘、水库淤积150多万m3,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详细论述了矿区工程实施条件和尾砂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工程技术研究表明,尾砂治理的实施为矿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将极大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2008(3):77.
摘要:云锡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速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创新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云锡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产能、销售收入、利税成倍增长,跃升为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的同时,资源和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创造了国内锡行业最好水平。
2008(3):78-81.
摘要:论述了矿山尾矿在地表尾矿库排放和干式堆存的现状、地表处置尾矿的环境危害与占用土地及尾矿库存在的安全隐患.介绍了国内外采矿充填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和尾矿井下排放的新进展.阐述了矿山充填是处置尾矿的有效途径,利用尾矿充填,既可以解决矿山充填骨料来源,又能够解决尾矿的处置问题,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2008(3):81-83.
摘要:大岭矿露天采矿结束,遗留的露天采坑容积达450×104 m3,如果能够利用露天坑堆放尾矿,与新建传统尾矿库相比可以减少占地、减少环境破坏、减少投资.为了实现露天坑做尾矿库同时保证地下矿正常开采,对露天坑做尾矿库和地下矿岩稳定性进行了岩体力学研究,同时采取露天坑防渗加固措施和胶结充填采矿,并对露天地下过渡段的采矿工程进行了注浆加固;采用浓密工艺将尾矿浓缩后排人露天坑尾矿库,溢流水泵送到老尾矿库澄清后回用,使大岭矿露天坑在做尾矿库的同时下部矿体能够安全回采,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2008(3):84-85.
摘要:利用太阳能预热,采用电热锅炉作为最终温度的保证,实现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由软化水装置、太阳能集热器和常压电热锅炉等组成,保证每天20 t水、出水温度95℃的使用要求.软化水装置由前置部分和软水器组成,处理水量达到2~3 m3/h,出水硬度达到0.4 mmol/L.太阳能集热器由集热管、联集管、水箱、管道、水泵等组成,太阳能预热比例在夏季和冬季分别达到60%~65%和25%~30%.常压电热锅炉有2台,满足最终出水温度95℃的使用要求.
2008(3):86-87.
摘要:大型有色金属露天矿山是高能耗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大户,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通过严格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大投入,使设备大型化、现代化.实施了供电计量等节能改造措施,使节约能源取得明显效果.通过技术工作使排放废石得到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平整、复土、植树、种草、绿化、固坡、减少水土流失等规范排土场排放措施,使废弃排土场焕发生机,为矿山和谐发展创造了环境条件.
2008(3):88-90.
摘要: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是矿山企业所追求的永恒主题.平铜集团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依托科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用科学发展观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依靠清洁生产理念加强生态修复等措施,为建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绿色矿山迈出了关键步伐.
2008(3):91-92.
摘要: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矿山企业能源消耗虽然不高,但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却最大,有效节能减排将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2008(3):93-95.
摘要:介绍了三鑫公司通过应用新型尾砂胶结材料、综合回收尾矿中的金、铁、硫,以及实施节能减排、合理利用"三废"所取得的成绩,采取的技术措施及经验,为有色和黄金充填矿山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及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8(3):95.
摘要: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实现了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8(3):96-98.
摘要:立足于从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使每个岗位都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增值,从而真正使岗位成为企业利润的源泉,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许厂煤矿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践为例,介绍了煤矿企业如何抓好岗位价值增值精细管理,实现矿业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008(3):99-100.
摘要:在崇尚环保和节能的社会环境下,能源开发企业肩负更加艰巨的责任.一方面要做好资源的合理开发,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造成浪费,还应注重开发过程中耗用能源的节约.论述了资源节约型社会条件下,能源开发企业克服资源开发中的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前景.
2008(3):100.
摘要:在2008年3月24日召开的河北省冶金矿山工作会议上,河北省冶金矿山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确定为:重点企业采矿回采率露天矿达到95%以上,井下80%以上;重点选矿企业金属回收率为单一磁铁矿达到85%以上,混合矿75%以上;综合回收共生、伴生矿种能力提高10%;水耗、电耗减少15%左右;循环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建设10个现代化绿色试点矿山。
2008(3):101-103.
摘要:煤炭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有很多难点,以徐州矿务集团为例,分析了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并对徐州矿务集团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2008(3):104-105.
摘要:传统的能源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资源耗损逐年加剧,能源资源越显珍贵.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资源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加强替代能源的研发,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2008(3):106-108.
摘要:阐述了地下装载机对电动机的要求,论述了如何根据NEMA、IEC与GB755等有关标准和实际使用条件正确选择地下电动装载机电机,从而保证地下电动装载机的整机性能和经济效益.
2008(3):109.
摘要:引进TCK钢丝绳检测仪对钢丝绳的使用过程进行在线安全检测,将检测结果作为钢丝绳日常维护、处置的科学依据,从而杜绝了钢丝绳安全管理中的各种弊端.
2008(3):110-111.
摘要:介绍了铁谱仪的监测原理,并从煤矿生产实际出发,阐述了铁谱监测分析技术对矿山采掘设备的工况监测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以及在英国Hem Health矿和大雁二矿的推广应用情况,应用情况表明,铁谱技术用于矿山采掘机械的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是完全有效的.
2008(3):112-114.
摘要:三维 GIS的发展为土木工程的决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首先介绍了三维GIS的最新进展,然后分析了利用国产三维GIS软件-IMAGIS进行工程量计算、道路设计以及淹没区模拟的方法.研究结果说明三维GIS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8(3):115-116.
摘要: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大型矿山都在搞数字化矿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矿山生产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三山岛金矿结合生产实际,数字化矿山建设从数字化矿体着手,介绍了与专业数字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软件系统,讲述了数字化矿体在三山岛金矿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改进意见.
2008(3):116-117.
摘要:介绍了综放液压支架自动控制的方法,以PMC-R支架控制系统的应用为例,总结了采放顶煤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其控制方式,阐述了自动化放顶煤的技术途径,分析证明了综采(放)工作面实现自动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2008(3):118-120.
摘要:谢家沟金矿床是一个被反复否定的地段新近发现的矿床,该矿床发育在玲珑花岗杂岩体内,由韧性剪切带控矿构造系统控制,区内脉岩多期侵入,后期断裂构造发育.花岗杂岩体、韧性剪切带共同导致了成矿的复杂性,后期脉岩在错动矿体的同时也促进了矿化的进一步富集,在局部地段形成富矿包;后期断裂进一步错动矿体,并在局部地段促进了矿体的重新富集.
2008(3):120-123.
摘要:利用Visual Modflow对库捷尔太地区地下水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结合已发现的铀矿位置,初步探讨了地下水流场变化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对地下水动力条件的研究,为砂岩型铀矿找矿定位提供相应的依据.
2008(3):124-125.
摘要:选取地层岩性、地层结构、土的状态、地震液化和地下水腐蚀性为评价因子,运用单项因素评价、专家打分法、模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滏阳河沿岸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区划,经过综合分析,将滏阳河邯郸市区段沿岸工程地质条件划分为良好、中等、较差3种类型、14个地段.
2008(3):125-127.
摘要:针对三山岛金矿直属、新立两矿区不同的控制网,从测量技术手段上,采用较为先进的GPS定位、陀螺仪定向、全站仪测量技术,用 AutoCAD绘图软件对两系统坐标进行改正,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贯通测量精度,满足了工程要求.
2008(3):128-130.
摘要:介绍了利用高精度网络雷管实现逐孔起爆技术及其在露天矿中的试验与应用情况,从逐孔起爆技术的机理、改善爆破效果、降低爆破震动及爆破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该技术的优势,从而为矿山改善爆破效果、提高采矿效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2008(3):131-132.
摘要:通过对露天矿台阶深孔斜线排间微差爆破存在问题的分析,采取了"逐孔起爆"和优化爆破参数的措施,取得了提高爆破质量、减少矿山电能消耗,降低矿山综合成本良好技术经济效果,可为国内露天矿山的爆破作业提供参考.
2008(3):133-135.
摘要:为有效减少工程爆破中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减少爆破事故的发生和为工程爆破安全评价提供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理论,并结合事故分析和专家意见,建立了爆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AHP模型的求解,得到影响爆破安全的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系数,初步形成爆破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爆破设计和人为因素以及施工质量是影响爆破安全的主要因素.
2008(3):135.
摘要:为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财政部2008年将安排27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途包括: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奖励资金75亿元;中西部地区城市管网建设奖励资金7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40亿元:“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治理奖励资金50亿元;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节能基础工作等35亿元。此外,加上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的148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008(3):136-138.
摘要:河北省地处京畿之地,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历来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大局.河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省是国家的重要产煤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河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从煤炭资源开发的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008(3):139-140.
摘要:随着国家科技体制的改革,原体制下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已逐步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结合长沙矿山研究院的实际,论述了制度建设对科研院所转制后的发展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