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4).
摘要: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通常伴有规模较大的成矿作用 ,这是地质学界公认的规律之一。但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是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两大陆之间的碰撞 ,其主隆升段大约仅为 2 0 0 0万年到 1 40 0万年前 ,抬升规模较大 ,并在抬升的过程中不断剥蚀矿物质。因此 ,多数地质学家对是否伴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持怀疑态度。部分地质科学家发现 ,从西向东横亘在西藏中部的冈底斯山脉是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带 ,这种岛弧带很可能蕴藏着储量可观的斑岩型铜矿。但是 ,长期以来 ,这一推断没有得到证实。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曲…
2003(4).
摘要:青海矿产资源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占有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高达 17.2万亿元 ,而且开发成本低。柴达木盆地的 33个盐湖中 ,钾盐、镁盐、锂矿、锶矿等储量居全国首位 ,钠盐、芒硝等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面积为 5 85 6 km2的察尔汗盐湖 ,已探明的氯化钾表内储量就高达 1.4 5亿 t,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97% ,光是蕴藏的食盐 ,就足够全世界人口食用 2 0 0 0多年 ;探明加控制的石油地质储量 3亿多 t,天然气 35 0 0亿 m3,为全国第四大气田 ;已发现的 36种非金属资源中 ,石棉、石膏、石英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 ;铅、锌、钴、铜等…
2003(4).
摘要:在 "走出去 "战略的鼓励下 ,中国企业充分利用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 ,投资澳大利亚矿业 ,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在澳最大的投资企业为中信 ,1986年投资全球最大、效益最佳的炼铝厂 --美国铝业公司 ,当年占股份 10 %。 1998年 ,中信又收购美铝 12 .5 %的股份 ,在美铝 3 3万 t/a铝锭中 ,可以自主销售 7.7万 t。 2 0 0 2年 ,中信打入澳大利亚企业 2 0 0强。中信的资源贸易公司 ,作为原材料基地 ,效益高信誉好 ,是在澳中资企业第一家 ,也是中国在澳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下属的中国矿业国际有限公司 (简称中矿 )也是…
2003(4).
摘要:《采矿技术》以服务矿山与岩土工程领域 ,推广先进实用的矿山与岩土工程技术装备和经验 ,沟通、传播国内外矿业信息 ,振兴我国矿业经济为办刊宗旨 ,设有地质与测量、综述与管理、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安全与环保、爆破工程、机电与信息工程、信息园地等主要栏目 ,同时开辟了企业之窗、学术会议等专栏 ,是矿山与岩土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互相探讨、交流、学习的重要园地。2 0 0 4年 ,《采矿技术》除全面报道矿山行业的科研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和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内容外 ,将突出 2个重点方向 :一是为了配合国家安全…
2003(4).
摘要:智利铜业委员会 (Cochilco)在最近的季度报告中指出 :2 0 0 3年 ,智利铜的预测产量将比 2 0 0 2年增长 10 .3% ,达 5 0 5万 t,2 0 0 4年 ,将在此基础上再增长 8.3% ,达到 5 4 7万 t,2 0 0 8年 ,智利铜产量有望达到 6 30万 t,比 2 0 0 2年的 4 5 8万 t增长 37.5 %。智利铜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埃斯孔迪达铜矿 (Escondida) 2 0 0 4年产量将达到 12 0万 t,另外 ,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埃尔特尼恩特 (El Teniente)、洛斯布龙塞斯 (L os Bronces)和洛斯佩兰布雷斯 (L os Pelambres)等铜矿也将提高 2 0 0 4年的产量。2004年智利铜产…
2003(4).
摘要:·综述与管理·云南某矿 10年持续稳产的可行性分析万德林 3 -1-1………………………………………………………………………………………………Excel在多矿源优化配矿中的应用夏天劲 ,罗素良 ,陈建宏 3 -1-4…………………………………………………………………………………矿井生产能力的核定与持续稳产措施孙 涛 ,李根电 3 -1-6………………………………………………………………………………………柿竹园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黄卓宏 3 -1-8………………………………………………………………………………………………金…
2003(4):1-3,94.
摘要:通过对厂坝铅锌矿露天转地下开采Ⅱ号矿体过渡层的工程地质调查,运用岩体分类、赤平投影分析等手段,对矿岩体质量及稳固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指出了地下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隐患。
2003(4):4-6.
摘要:论述了矿井通风仿真系统MVSS的功能,用MVSS仿真模拟增加或减少风路对周围其它风路的影响,仿真模拟拆除或增加机站对周围通风系统的影响,并以金川矿井1150水平为例阐明了用MVSS确定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的方法。MVSS为通风系统现状分析、通风网络优化和通风设计提供了科学工具。
2003(4):7-9.
摘要:为开发金川二矿区矿井通风仿真系统,采用通风网络理论、图论、集合论等方法建立了通风仿真数学模型、网络优化调节数学模型、角联风路自动识别数学模型等,为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和程序设计,提供了科学原理和算法原理。
2003(4):10-10,100.
摘要:望儿山金矿深部扩建工程设计采用北主井进风,南风井出风的对角式通风方式,但在施工过程中,南风井因涌水淹井而使其施工受阻,为了加快进度,保证工期,采取安装风门、架设局扇等相关措施,合理分配浅部自然风流,既保证了浅部采区的生产通风,又为加快深部井巷开拓创造了条件。
2003(4):11-12,97.
摘要:京珠高速公路的靠椅山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发生了大的塌方。通过对塌方区的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隧道塌方区进行深孔注浆加固的处理方案。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注浆加固效果。
2003(4):13-13,82.
摘要:通过对淮北矿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扩孔加壁治理这类岩层中钻孔的井下突水,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为矿井治理钻孔水害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3(4):14-14,100.
摘要: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将井下防水闭沿墙体的通缝和齿缝简化为两个方向上的简支梁,通过剪切和弯曲强度计算,确定出防水闭墙体的厚度。
2003(4):15-17.
摘要:RDX药包在砼模型中爆炸,距药包中心80mm处的电阻应变传感器,依次记录到由爆炸冲击能(Es)和膨胀能(Eb)加载,在砼中先后形成的两个不同的径向爆炸应变波。这可能表明,耦合装药爆炸加载作用下,砼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径向变形;与Eb加载产生的应变情况相比,Es加载产生压应变的持续时间很短,但其峰值明显增大,平均应变率更是增大了约20倍。
2003(4):18-20.
摘要:通过基坑爆破开挖的工程实例,讨论了基坑附近挡土墙的安全问题。为保证挡土墙不跨塌,爆破之前,采取了尽量使挡土墙基底附近的原始支撑体不受破坏,对原始支撑体与挡土墙之间的土体进行补强以及加强疏排水等措施,并对爆破地震作用下的浆砌片石挡土墙做了动力稳固性分析。爆破中通过跟踪监测爆破震动,严密控制最大一段药量,及时调整爆破规模,使挡土墙脚附近地表震动控制在闽值以下,保证了挡土墙的安全。
2003(4):21-24.
摘要:根据爆破振动信号短时非平稳的特点,利用小波包分析技术对地下工程爆破振动信号频带能量分布与最大段药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小渡变换与小波包分析的特点。基于MATLAB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深层次的小波包分析,得到了爆破振动信号在不同频带上的能量分布图。最后,分析了地下工程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与最大段药量的不同所显示出来的一些规律。
2003(4):25-27.
摘要:爆破拆除位于工矿企业、居民区的水塔时,爆破切口长度的确定是水塔定向倒塌的关键。文章结合拆除爆破工程实践,建立了圆筒形水塔爆破切口长度计算结构模型,探讨了爆破切口长度计算范围的优化问题,并指出切口长度应随水塔半径、壁厚和结构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水塔质量的增大而减小。
2003(4):28-30.
摘要:在保证矿岩能够充分破碎的条件下,通过对爆破最大段药量、孔内微差时间及孔底间隔等方面进行了爆破震动的控制效果对比监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最大段药量控制法能使爆破震动降震率达到或超过40%。试验中将常用的3孔同段或2孔同段改为孔内微差,利用爆破震动衰减回归方程,将实测降震率与理论降震率进行比较,发现降震率随段药量减小值厶p的增加呈明显降低趋势,为凿岩爆破机理和设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3(4):31-32,75.
摘要:应用一维应力波理论分析计算了五强溪水电站右消力池倒悬空底板允许的质点振动速度,在与倒悬空底板混凝土力学参数相近的导向墙上实测了爆破地震传播规律,利用该规律计算了倒悬空底板允许的最大一段装药量及安全距离,满足了工程的需要。
2003(4):33-35.
摘要:从爆破震动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毫秒微差延期时间、测点距爆区距离、药量分布等爆破参数对爆破震动的影响,并用爆破震动观测实例说明以毫秒微差为主要降低爆破震动手段时,不能只考虑同段最大药量,还要考虑延期时间,测点距爆区距离及各段药量分布等参数,只有3者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达到最佳降震效果。
2003(4):36-37,40.
摘要:介绍了爆破震动观测系统选择和测点布置原则,讨论了孔径对质点震动速度传播规律的影响,认为小孔径爆破时,质点震动速度衰减有明显拐点,其拐点位于10倍等效距离处,大孔径爆破时,质点震动速度衰减则没有明显拐点;小孔径爆破质点震动速度随等效距离衰减较快,大孔径爆破质点震动速度随等效距离衰减较慢。
2003(4):38-40.
摘要:在上、下尾砂非胶结充填的松散体之间的顶柱回采,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之中,其爆破特征不同于四周均有围岩时矿体的开采。利用顶柱回采施工时现场监测到的爆破信息,研究顶柱在松散体条件下回采的爆破特征,得出其最小抵抗线可比常规设计增大50%的经验结论,并用来指导矿山安全回采大量顶柱。
2003(4):41-43.
摘要:介绍了湖南省工艺美术公司大楼拆除爆破工程。针对该大楼所处环境复杂、纵向长、跨度大等特点,采用“立体微差起爆,空中多层解体,逐段逐层缓倾斜倒塌方案”,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措施,既确保了大楼倾倒方向10m处地下供水、供电等管线的安全,又确保了大楼周边门面房的安全,爆破获得圆满成功。
2003(4):44-45,61.
摘要:对某单位内的礼堂和水塔分别采用由两端向中间倒塌和定向倒塌的爆破拆除方案。介绍了两建筑物拆除的总体爆破方案,爆破参数设计及爆破安全设计与防护措施。
2003(4):46-47.
摘要:介绍了一个多立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的爆破拆除实例,包括爆破方案设计、爆破技术参数确定、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所取得的快速、经济、安全效果。
2003(4):48-50.
摘要:对高45m、13层,与要保护的楼房连为一体,由弧形框架结构的日光室、筒状剪力墙结构的电梯井、烟囱组成的框剪结构连体楼房实施了定向爆破拆除。该爆破工程采用多段微差起爆,时间差、爆破切口高度差相结合的定向倾倒措施。
2003(4):51-53,77.
摘要:待拆 1 2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楼房 ,东西长 71 .1 m,南北宽 1 3.2 m,高 5 0 .3m,最大立柱截面尺寸 70 cm× 70 cm。采用定向控制折叠倒塌爆破方案 ,运用大倾角爆裂口以及时间差、空间差使楼房微差爆破解体。介绍了爆破拆除方案的选择、承重立柱破坏高度的设计计算、钻孔爆破参数的选取、起爆网路的设计、预处理以及安全防护措施。
2003(4):54-55.
摘要:介绍了一石拱桥控制爆破拆除方案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利用桥自身结构,成功地实现了内合且定向倾倒的目的,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相关技术参数。
2003(4):56-57.
摘要:两栋需拆除的6层楼房在3个方向距要保护的建筑物、设施都很近,采取中间先响多段微差起爆技术,纵向内合,横向爆破缺口高度差,反向留适当的支撑,一侧毒向倾倒。较好地控制了楼房倒塌时两端塌散的范围及反向后坐,爆破效果良好。
2003(4):58-59.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选矿厂生产厂房的复杂环境下,进行重型设备钢筋混凝土基础爆破拆除的成功实例。
2003(4):60-61.
摘要:控制爆破拆除框架式水塔,一般都把倒塌方向选择在对称线上,因为这样便于精确控制水塔的倒塌方向,然而,由于条件限制,对框架式水塔有时也会采取沿非对称方向倒塌的控制爆破拆除方式,文章介绍了在这方面的实践过程及其所取得的经验。
2003(4):62-63.
摘要:介绍了无顶,大跨度、高立柱框架剧院及建筑群的同时爆破拆除,论述了此工程的爆破方案选择、爆破参数设计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2003(4):64-65.
摘要:在城市建筑物控制爆破中,因周围环境条件限制,采用通常的沿矩形建筑物平面长短轴方向倾倒的方法不适用,只有沿建筑平面对角线方向倾倒。介绍了沿建筑物平面对角线方向倾倒的一个工程爆破实例。
2003(4):66-67.
摘要: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对9层框架结构的矩形楼房,运用定向控制爆破技术,成功实施纵向倒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范例。
2003(4):68-69.
摘要:阐述了浆砌石结构体爆破拆除的特点。介绍浆砌石拦河坝爆破拆除的方案和设计,并对确保该类构筑物拆除爆破效果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2003(4):70-71.
摘要:介绍了多相介质特殊地质务件下超深刻槽爆破的工程实例,在该工程实例中,较好地解决了在破碎带地段刻槽深度大、水侧槽壁薄、施工环境复杂、槽内负压高以及刻槽要通过多种介质等特殊条件下进行爆破刻槽的难题。
2003(4):72-73.
摘要:采用不同的掏槽技术,在白云岩中进行巷道掘进的爆破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双楔形布孔顺序爆破掏槽技术可提高巷道掘进的炮孔利用率,降低巷道施工成本。
2003(4):74-75.
摘要:栾川三道庄钼矿区存在大量地下采空区,严重威胁该矿区露天开采的生产安全,需要对地下空区进行处理。通过对三道庄露采爆区环境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硐室大爆破的处理方案,采用加强松动爆破与松动爆破相结合、微差起爆及预留边坡保护层等综合措施,使大爆破后爆堆平整,边坡稳定,同时处理了地下采空区。
2003(4):76-77.
摘要:从爆破设计、爆破施工、爆破理论的灵活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城市控制爆破产生飞石的原因,并介绍了常用的飞石防护措施。
2003(4):78-78.
摘要:选用一种石油产品加工生产一种新的乳化炸药油相材料。用这种新的油相材料制备乳化炸药,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在提高炸药质量的前提下,贮存时间提高一倍以上。
2003(4):79-82.
摘要:鸡笼山金矿Ⅱ1号矿体为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上盘花岗闪长斑岩稳固性差,矿体形态以鞍状为主,其稳定性较好,在该矿体试验采用机械化盘区脉内采准分层充填采矿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简述了试验采场机械化盘区脉内采准分层充填采矿法工艺,重点介绍了采场爆破工艺应用及效果。
2003(4):83-84.
摘要:如何减轻项板破碎岩层掘进施工中的项板冒落,保证项板安全,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通过加强技术管理,改进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破碎项板的冒落,保证项板的稳定与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2003(4):85-86.
摘要:利用竖井附近上部采场空区和废弃溜井,改扩建成井下3个储矿仓及其配套工程,使矿石从深部提升上来后倒入矿仓储存起来,从而既减少矿石的地面中转环节,又不影响竖井提升,且每年可节省矿石中转费用140万元。
2003(4):87-88.
摘要:根据综掘机械化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在现有条件下综掘机械化的不足之处,初步探讨了发展综掘机械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3(4):89-89.
摘要:简要介绍了德兴铜矿GE—776型电动轮电机换轴的方案和实施效果,并对此类电机的换轴作了有益的探索。
2003(4):90-91.
摘要:分析了WK—4挖掘机齿轮失效的形式与原因,并从设计、选材、制造和操作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提高齿轮的制造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措施。
2003(4):92-94.
摘要:简介了活体指纹识别技术,叙述了几种不同的指纹取像技术及其特点,阐述了指纹的两类特征及设计指纹识别系统须考虑的问题。
2003(4):95-97.
摘要:蓬莱金矿区构造和脉岩均较发育,且与金矿脉的关系复杂,其时空关系各式各样,正确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有效提高找矿效果,减少生产和探矿过程中的盲目性;
2003(4):98-100.
摘要:针对目前市场资源紧缺的局面和矿山持续、稳定发展生产的需要,利用矿山多年探采结合取得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从地层、岩石学、岩性、构造等多方面开展生产矿山找矿科研工作,确定了15个找矿靶区,其中9个靶区的验证勘探共获得铅、锌、金、银矿石工业储量50余万t。
2003(4):101-102.
摘要:分析了企业目前在培训观念、培训规范和培训评价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规范有效的培训是开发人才资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2003(4):103-105.
摘要:介绍了山西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近10年来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探索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从中告诫人们安全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踏踏实实地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法,才能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减少事故的发生。